首页 > win10教程

mbp用pe安装win10蓝屏 mac真的那么好用吗

发布时间:2024-03-10 03:25:27 来源:嗨二软件园 作者:网络

surface pro,macbook pro,thinkpad x1carbon选哪个

你这个问题没有加使用场景,不好替你选择啊

x1c:优点是耐用,包括防泼溅键盘等等。机身质感个人觉得是这仨里面最舒服的:亲肤、不漏电、冬天不冻手。接口最全,旧接口都有并且加了俩雷电3,还能插sim卡支持LTE。窄边框却是正常摄像头布局。还有键盘手感是同重量级里的翘楚:大键小键手感一致、饱满,配合C面的一点弹性,敲击的时候手指就像穿了跑鞋跑步。此外键盘布局合理,形状讲究,字体偏大而且偏粗,非常清楚。

为什么花这么多墨水吹键盘呢…?因为此外实在乏善可陈:屏幕糟糕,不仅亮度可怜,而且还是最没有生产力的16:9,14"的屏幕看代码觉得比别家13寸16:10和3:2内容还少。好像可以升级到2k?那就不吐槽FHD了…对了,雾面屏在我眼里可能并不加分,因为总觉得没有镜面清楚。自带软件虽多却一堆bug(主要是lenovocompanion),比如小红点灵敏度等一部分设置无法保存。触控板相当差,可能是我用过最烂的windowsprecision,极其不跟手,有时要来回移动几次才能把光标定位好,并且升级了几次驱动后依然如此。这代小红点用着感觉累人,指腹容易酸疼,效率却没有触控板高。简单来说就是两个糟糕的解决方案,光用一个还不行(比如手势要用触摸板,打字的时候用一下小红点),一起用,体验依然不好。还有就是性能大概是这仨里最差的,八代u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上。

mbp:公平起见,对比13"(然而我的是15"…)。其实这机器的评价很简单,苹果在它应该做到和想做到的地方都做得非常好了,我对它也没太多抱怨,但非常不看好其的前景。

屏幕亮度非常优秀(似乎之前因为续航不佳推送更新限制了亮度,但我到手依然觉得比很多别的本亮度高),扬声器放眼望去只有自家15"更好,触控板一如既然的领跑行业,以及系统在开发方面的便利性,都是值得考虑的地方。

当然,苹果有时真的用力过猛,而且是用力在没有必要的地方。首先触控板的尺寸已经到了不合理的地步,正常使用无可避免会压住cmd键下方的一部分,导致有时候手势操作不灵。同时esc一开始用的时候迷之误触(因为是没有反馈的touchbar),现在已经为之改掉使用习惯。键盘也是个巨大的槽点,使用mbp之后再碰以前觉得键盘很烂的笔记本都是一种享受。苹果真的需要为了那一点点厚度和重量、为了在发布会上吹一页keynote,而牺牲对于很多人非常重要的键盘手感和续航么?

另外机身虽然做工和品控是最好的,但割手的毛病也是几年没改了。

然后想说说macbook未来怎么走。可以看出苹果虽然表面上看还是激进并且敢创新的,但实际上我觉得对比百花齐放、姿态各异的windows阵营,macbook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非常传统的一类笔记本,而且会继续一段时间。简单来说就是不支持触摸屏,不能改变使用形态,而且苹果也很明确不想在这方面有动作(那能不能至少让applepencil在那一大块触摸板上写字…)。而另一方面iPadPro又极其努力地往笔记本上靠,但个人觉得其思路非常糟糕。原厂配件无法良好地收纳笔,笔身滑溜溜而且偏细,没有橡皮功能,一天一充而且充电很尴尬;没有触摸板,第三方配件又过于重比如LogitechSlimCombo,加上配件整体差不多有一公斤,赶上一些超极本的重量了。而iPadPro再怎么说也只能是平板。为了实现跟windows2-in-1一样的使用场景,苹果用户需要平板和笔记本一起用,携带起来基本上跟游戏本没差。

当然如果需求只是一台非常传统的笔记本,那这些并无影响。此外,touchbar其实是非常有趣而且好用的,比如选emoji、开启pictureinpicture等等,但这些加分项未必是选择的决定性因素。

surfacebook:我也很想知道用起来怎么样…不过得16号才发货。二代只要毛病少点就谢天谢地了。

不过surfacebook还是有提升空间的,比如平板可以加spectrex2那样的支架,这样拆下来使用也可以站起来。然后typec应该多给一个并且换成雷电3。

surfacebook的重量其实已经差不多来到了超极本的边缘了,15"我觉得都不能叫超极本了。所以要想保持现有的便携性,改动是很难的。好在因为应用场景非常美好,大家对它的重量也比较容忍。

Edit1:说一下稳定性。windows这边除了平时应用层面的问题,本身比较容易蓝屏。原来以为只是游戏本会这样,后来用了x1c才发现windows都一个德性。

macOS这边总体来说好一点,因为很少整个系统崩溃(但我今天就系统崩溃了一回,印象中几乎没有,看来话不能说太满…)。通常只是某些应用的毛病,比如微信截图后如果在提示消失前进行操作有可能微信卡死。不过最近感觉bug实在也不少,光是safari的bug就用得很糟心了。传说中的咖喱味代码、咖喱OS?

Edit2:

还是给个更明显结论吧。

没有平板、手写需求的,选Macbook。因为外放效果是最好的,看电影舒服,开发也没得说。

其余选SurfaceBook。

x1c价位本身也差了一点,如果考虑x1yoga可能更有对比性。当然这货扬声器比较差。x1y优点是笔可以收纳到机身,还有oled屏幕可以选配。但目前用的还是7代u,跟macbook一样得等明年才有8代。

Edit3:

其实外观跟之前比起来差别不大,更多的是内部的重新设计和细节的提升。铰链的改进尤为关键,现在屏幕的晃动问题有了比较大的改善,不过由于屏幕部分重量稍大,重心靠后,屏幕开合角度大概只有145度这样,而且用手拿着或者放在腿上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。键盘不如x1c但在超极本里也算最好的那一批了(我现在用mbp15码字手指很累...),触控板也是windows里的顶级水准。相比之下直营店里的xps和razor的键盘都是惨不忍睹,键程不长,手感软趴趴,反馈很烂。

重量大概i7版是1.642kg,无风扇i5版1.534kg,在13"都算重一点的,个人觉得还是勉强能算超极本。但是如果需要手写,想偶尔用用clipboard,这额外的两三百克还是非常值得的(另外两个选手13“版本的体重大概都是一千三百多克)。

所以考虑到要长时间码字的使用需求,以及更多的使用场景,个人目前倾向于sb2

搞C++开发:

SurfaceBook:开发Office的时候,使用VisualStudio毫无压力MacbookPro:xcode打开Office这样的项目也会卡爆,加钱上垃圾桶ThinkpadX1C:VisualStudio打开Office这样的项目,编译的时候可能会融化,放在冷冻柜里面应该能顺利使用

游戏:

SurfaceBook:能玩MacbookPro:打不开exe

你身边的程序员用什么电脑,mac还是thinkpad

谢谢邀请,

计科专业从事软件开发多年,程序员选择电脑未必都去选择mac或者thinkpad,早些年大家对程序员对thinkpad还是比较有感觉,后来联想拿下这个品牌之后明显的感觉少了许多,其实很多程序员对于mac的极致体验还是情有独钟,但想买未必真的去落实买,毕竟高出市场价位还是有一定的距离,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程序员都会选择一般品牌的笔记本,倒是很多年轻的程序员一般都是选择mac,未来毕竟是越来越个性的时代。

大部分程序员对笔记本的要求主要是响应速度,基于这一点未必真的选择什么牌子的笔记本,配置是选择电脑很重要的一个因素,外界对于程序员的了解还是存在很多的误解,觉得这个职业存在着很多神秘感,特别是觉得程序员就该有自己的特殊键盘,程序员就是敲代码又不是为了专业键盘玩游戏,好在国内程序员的数量已经百万之众,不像以前那么稀有,而且在二三线城市已经慢慢散开了,也就是讲程序员已经不是一线城市专有的权限,这样更多真实的程序员展示在大众的面前。

外界对于程序员还有一些常见的误解,做程序的无所不能,丢了QQ号或者在网络上赌博输了钱就可以找个程序员给找回来的这种想法,在身边人还是大有人在,而且还会说到作为一个程序员这点都不懂,本人在现实中经历了很多次这种情况,电脑坏了找程序员来修,电视坏了找程序员来修等等,在很多人眼中程序员就是无所不能的存在,最让人讨厌的是媳妇每次问word或者excel的使用上规则,先不要说了解不了解,最后扔下一句话是假程序员。

外界可能都会认为程序员的电脑配置除了mac就是thinkpak,在现实中使用这两个牌子的程序员不在少数,但也有很大一部分选择别的品牌,程序员主要任务是编写高质量的代码,不是讲有了这两个牌子才能写出高质量代码,再者说了程序员很多写电脑的笔记本基本上都是单位配置的,单位配置什么就用什么,用个人电脑写代码的毕竟还是少数,而且很多单位喜欢用戴尔的牌子,这些都不是程序员所能决定的,由于外界的不理解对程序员的误解现象还在加剧。

其实用什么牌子的电脑对于程序员来讲都不是什么难事,如果遇到一个不懂技术的领导或者老板才是程序员最大的悲哀,有时候做的努力别人认为成无用功,而且老板可能觉得一个功能只要实现了就没啥问题了,但事实是稳定的程序是调试出来的,所以很多老板觉得程序员的能力不行,所以如果遇到不尊重技术的老板,基本上在这种公司呆的时间都不会太长,毕竟任何技术类的工作都需要沉淀,都需要市场的打磨验证,不可能什么事情一蹴而就,这可比选择什么样子的电脑品牌要重要的多,希望能帮到你。

mac真的那么好用吗

我是19年入手了一台高配版的macbookpro。买之前我对mac的流畅、操作灵敏度有无限的遐想,买完使用一段时间后,发现并不如想象中的完美。

这个配置算是相当高了吧,按照道理来说用来做编程、3D模型、做设计是完全不在话下。我也是用它来从事相关工作的。网上说它用来做设计、做开发是有多么多么得好,在我看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。就说设计来说吧,最常用的设计软件PS,在mac上兼容性,可比在windows差多了,我在这台电脑做普通大小的图时,使用笔刷就是一卡一卡的,而在windows上确实非常顺畅。要知道价格对比可是10:1的差距,按照道理来说不会是这样的结果。光从做图的速度和流畅性上,这台20K的macbookpro可比我那台2K的windows电脑差多了。

再说说日常使用的浏览器吧,我最常用的是谷歌浏览器,它在mac上表现得也很不理想,打开一个网页,一直往下浏览,网页是逐步加载的,经常性会出现很大的空白,要隔一会儿才会出现内容,我会往上翻看内容时也会这样。加载过的内容不应该会再次出现空白的。还有,当打开一个新标签页浏览新内容时,原标签页如果过一会儿不浏览,回过头来再想看时,页面会被重新加载,这是个很致命的缺陷,如果原标签页要填很多内容,你出去一趟回来再添写时,原有填写的内容就会被刷新没了,这就代表又要重写一遍了……

最后再说说它自带的输入法吧,真是无力吐槽,延迟太严重了,输入一个拼音,最起码要等待两三秒才会出现文字,这是无法容忍的,这样下来工作效率低得要死。

我不知道现在的苹果是怎么想的,每次一更新系统,问题就越多,风扇异常响动、输入严重延迟、常用软件经常停滞性等待甚至崩溃,这些问题一个都没有解决,系统更新完之后反而更多问题。

综上所述,现在的mac实用体验已经远远比不上我的windows了,windows只要会操作,照样无广告很流畅。